
从2015年电车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开始,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8年。
第一批电车车主,现在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:
电池衰退严重,下一步换电池还是换车?
根据《国际商报》的报道,我国今年废旧电池的退役量应该会超过58万吨,这个数字在两年后将会达到82万吨,到2028年前后更会超过260万吨。
也就是说,电池退役潮已经来临,并且未来趋势会更加明显。
作为电车的心脏,电池的情况如何,会直接影响到电车的动力。电池衰退到新电池的八成以下,续航大大折损,动力也不行了。
按照相关规定,旧电池衰退到新电池的八成以下,就代表电池要退休了。
那换电池就成了当务之急。
更换一组电池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?就市面上的主流车型来说,更换一组电池的成本是四五万元。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一批电车车主已经开始面临换电池的问题。
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电车,其实每八年左右的时间,就要额外增加四五万的支出。换算到每个月,大概是五百多元。
这样算下来,其实电车的使用成本并不便宜。
再一个,同等配置的油车和电车,价格会相差一倍。
不少电车车主在需要换电池时,都会萌生要不然卖掉车,重新买辆新车的想法。
毕竟四五万,确实可以买个小一些的油车了。
当然了,这是针对第一批电车车主而言,当时我国电车技术并不成熟,所以在后续使用中可能会暴露一些弊端。
随着现在汽车行业的不断兴起和国家大力扶持,很多问题都已经解决。
第一, 充电麻烦。不少有意购买电车,但最终选择燃油车的车主表示,购买电车后需要面临充电的问题,充电时间动辄就要10个小时,而使用燃油车加油只需要几分钟。而且电车充电需要到专用的充电桩,加油站却很多。
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。不少车型都增加了快充,半个小时可以充80%的电,可以满足人们的续航需求。
大部分城市,尤其是南方地区,充电桩还是比较密集的,充电也没有以前那么麻烦。
第二, 安全隐患。有些车主表示,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电车自燃的消息,其实不管燃油车还是电车,都存在自燃的问题。不过在夏季的高温天气充电,确实会比其他季节充电所面临的起火概率要高一些。
这一点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忧,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比之前成熟很多。不少车型在进入市场前,都会进行高温充电实验。
我们在新闻中经常见到的夏季充电起火,其实大部分还是不正规品牌车辆,不规范操作导致。尤其是一些人,为了省钱,会飞线充电。
一般来说,只要你购买的是主流大品牌的电车,这些问题是不用太担心的。
第三, 电池续航问题。电车开着便宜,但换电池是真的贵,仔细算了一笔账后,很多人对电车望而却步。现在不少电车厂商都有质保服务,有些厂商还有三电终身质保。如果电池遇到了衰减问题,是可以免费更换电池组的。
那现在我国的电车市场如何呢?
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市场的纯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5%,不少人都觉得这代表着纯电动车已经进入了主流市场。
事实真是如此吗?
怎么才能说占据了主流市场呢?肯定是主流人群的主要选择。
目前数据来看,10万到20万的价格区间,是绝大多数人购买汽车时的预算价格,这种情况随着城市线级的不断下沉会更加明显。
所以我们只要分析10万到20万价格区间的车主心理,就能知道现在的纯电车是否究竟已经进入了主流市场。
通过官方公布的数据,我们不难发现,从2020年到今年,10万到2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中,电车的渗透率从原有的5%逐渐上升,并且在今年呈现稳定20%以上的水平。
这样看来,纯电车在主流市场内的渗透率和整体市场的渗透率基本保持一致。
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。
因为10万到20万价格区间的车,也有很多的运营车。
我们将注册为出租租赁、城市公交、公路客运等运营车,从数据中剔除,比如像非营业纯电车数据,发现纯电动车的渗透率只有15%左右,低于市场25%的水平。
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?
相关数据显示,大部分的电车车主,选择纯电电车时,往往会选择小型车和suv,而大部分家庭使用的三厢轿车,纯电领域的销售量却很少。
其实这侧面说明一个问题。
现在买纯电车的人,主要是三类人:营运车主、备用的买菜车、经常用车的商务人士。
这也说明,买纯电车的人,要么是想要两门的小车,要么是用车多,想要降低用车成本的人。
两门小车的续航短,基本就是一二百公里,代步神器,好开好停,即使电池不耐用了,换电池的钱也不会太多。
而用车很多的人,特别是SUV车型,每个月的油费很高,而纯电的SUV续航普遍在三四百公里甚至更高,加上有快充服务,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出行。
这类人群即使需要更换电池,算下来的总成本,也比油车节省很多。
当然,未来电车会渐渐成为主流,除非有更环保的新能源车出现。而为了促进大众选择电车,减少电池废弃所带来的污染,加强对电车电池回收行业的管理,自然也是下面的重点工作。
届时,我们换电池的成本会更低,选择电车的人自然也会更多。
